目前,市场上推广的网上阅卷系统尽管说法大同小异,但事实上由于开发商采用的技术路线不同,对教育需求的理解深浅不一,因而导致不同产品间存在着功能及性能的巨大差异。作为用户,如产品选择不当,轻则是操作使用麻烦,重则是事关项目成败。为保障用户权益,现就如何选择网上阅卷系统的注意事项归纳如下:
一、应用考查
众所周知,网上阅卷系统是纯软件产品,只有经过大量的应用才能成熟稳定。因此,考查意向购买产品的应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确保所选产品质量最为可靠的方法。在实际考查中,我们应着重了解所选产品实际案例的多少,使用频率的高低,操作使用的难易和用户整体评价的好坏等内容,为后续购买提供决策依据。
二、功能考查
网上阅卷系统虽然都由扫描识别、网上评卷、统计分析三大部分构成,但具体到系统的细项功能及其性能,不同产品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作为一个面向教育局或学校应用的系统,其功能是否完善、性能是否稳定和产品化程度是否较高等是用户应着重考查的内容。
为便于大家把握网上阅卷系统的核心功能,以下我们通过举例方式加以说明:
1、答卷设计是否简单方便,答卷印刷是否可以普通纸并以速印方式快速完成?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它一定是操作使用麻烦、成本大幅增加和人力需求增多的系统,一旦购买将给用户带来无限的麻烦。
2、当某一科目考试答卷多于一张时,是否只需在第一张答卷上添涂考号?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该系统一定存在人为错误增多,答卷纸张浪费和考生负担增加等问题。它非但与现行的高考、中考模式不接轨,而且必然增加用户人力、财力的投入。
3、A4答卷的图像容量是否小于40K(或A3答卷图像容量小于100K)?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样的系统通常只能在单位的内部网或专线广域网上使用,根本无法支持在互联网上应用。换句话说,“回家改卷”或跨地区多校联考远程阅卷将成为空谈。因为答卷图像太大,当今的互联网带宽根本无法支撑。
4、统计分析指标及报表是否符合《教学测量学》、《教育评价学》及实际使用要求?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样的系统只能在提高评卷效率上有所帮助,对教学诊断、针对性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将难以发挥作用。因为对教学质量科学的分析与评价,是教育局和学校用户应用网上阅卷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偏离了将变得毫无意义。
以上只是对网上阅卷系统进行功能考查的部分内容,完整的考查项目用户可向专业机构咨询或根据实际需要制订。
三、技术考查
网上阅卷系统功能的优劣、性能的好坏与开发商采用的开发技术及其利用技术实现目标的程度密切相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上评卷部分的技术相对成熟,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在基于普通纸答卷应用的扫描识别技术则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扫描识别技术是目前判断网上阅卷系统是否成熟的关键所在,因为它不但涉及到答卷制作的难易,而且还事关扫描识别的速度及其准确性,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核心技术。
为便于大家把握,以下我们同样通过系统功能的举例加以说明:
1、是否支持无需固定定位点、定位线或同步头的答卷扫描识别?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该系统的容错能力将大幅下降,查错、纠错将耗费用户大量的时间。因为需要严格定位设计与制作的答题卡,由于设计、印刷及扫描等过程可能导致答卷偏移将大幅增加识别错误的发生,由此将大幅降低工作效率。
2、扫描识别是否同步完成,其速度是否达到了扫描仪的标称值?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样的系统将增加扫描识别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因为异步的扫描识别,意味着扫描与识别工作需要分开进行,除由此会增加工作时间外,还将增加识别结果查错、纠错的难度,降低扫描仪应有的效率。
3、在系统固有功能的辅助下,扫描识别准确率是否能达到100%?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需要过多的人工干预才能实现,那么该系统的可靠性将大幅降低,甚至由于其结果错误而影响到系统的应用,从而降低系统的可用性。
4、系统是否有自动查错,集中纠错的功能?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样的系统操作使用一定非常麻烦,其结果的准确性也将受到质疑。因为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考试,依靠人工查错和纠错,不但效率非常之低,而且也容易产生人为的错误。
此外,一个技术过硬的产品还应能满足不同系统、不同答卷的兼容性要求,并能在局域网、广域网或互联网上灵活应用。
四、试用测试
由于软件产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果通过上述方法尚不能判定产品是否符合要求,最为稳妥的方法就是进行试用测试。在测试产品时,如下方法可供用户参考:
1、独家产品测试
如果意向购买产品非常明确,用户可在实际考试中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从答卷设计开始到统计分析结束进行全程测试,并准确记录各环节所需时间及出现的问题。条件许可的,最好是用户派人进行实际操作,避免因开发商操作隐瞒系统存在的缺陷。
2、多家产品测试
如果意向购买产品不明确或有多家可以候选,用户最好按照独家产品测试的方法,在同一次考试中要求各开发商提供产品进行分科测试,并准确记录各产品在每一测试环节所需要时间及出现的问题,并形成对比测试表,以此作为最终选择的依据。条件许可的,最好是用户派人对不同系统进行实际操作,避免因开发商操作隐瞒系统存在的缺陷。